做真账,没有慢的。
收到捐助,收集需求,购买物资,迅速运送,中间有什么运费人工费都实报实销,打车送去的就把打车票贴出来,运送人员吃了盒饭就把盒饭发票贴出来,一笔笔记录公示,各大粉丝团都能干净利索做到的事儿,贴发票和转账记录,只要人手够,加减乘除而已,有电脑有软件,怎么可能慢。
有猫腻,补窟窿,想截留,殚精竭虑,反复演算,各种修改,一拖再拖。那才真叫慢。
发数据都快,编数据都慢。
算收支都快,算利润都慢。
算账快,算心慢。
送物资都不难,送人情可太难了。
]]>温馨提醒:该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,请谨慎购买。 ????
三上悠亚的班车是SSNI线229号车
架乃ゆら的班车是SSNI线286号车
这里要重点推荐一下工号352的天使もえ! ????
《玉面情魔》讲述上世纪中叶,一位怀抱野心的行骗高手,与一个精神科医生坠入情网,最后却反被女医生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故事。 而大魔王就扮演着女医生这一角色。
导演吉尔莫·德尔·托罗也表示:这将会是一部揭露社会黑暗面的电影,而且是“大写的R,双倍的R!”
据第三人民医院研究人员表示,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。提醒广大市民,戴口罩的同时,要勤洗手,注意个人卫生。
想起之前看的纪录片,下一篇详细介绍这个
2003 年 SARS 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园传播,最终扩散到了多栋居民楼。对于正在家自我隔离的居民,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结论。这是一例极特殊,非常可怕的传播案例:病毒顺着卫生间的下水道和通风系统,最终感染数百人。香港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经调查认为,疫情可能是按照一系列巧合,以如下方式传播的:
1. 3 月 14 日和 19 日,一位深圳的 33 岁 SARS 患者来到香港淘大花园拜访亲人。调查认为他本人直接接触造成的传播不多,但他此时已经有腹泻症状,并在这里上了厕所。此后病毒被传播到下水道。这本来并不应该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:调查发现该建筑的各设施完好,下水系统完全符合国际卫生标准。
2. 卫生间的下水管都使用了 U 型管道进行隔离。但 U 型管道要起到隔离作用,其中必须有水,这时意外就发生了:当地居民一般大多拖地,并没有用水冲洗卫生间地面的习惯,卫生间地漏 U 型管道无水(而且似乎是长期无水),下水道隔离失效,为病毒提供了通道。于是带有病毒的水滴顺着地漏进入了其他几家住户的卫生间。
3. 接下来有住户在卫生间大门关闭的情况下,开启排气扇进行通风。在密闭环境下抽风,卫生间会形成负压,从而带有病毒的水滴(droplets)被释放进大楼的通风系统。淋浴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也有助于水滴的形成和传播。此外,狭小的卫生间(3.5 平方米)可能使病毒更容易传播性。卫生间中的地毯、毛巾、洗浴用品和其他浴卫设备,都可能被携带病毒的水滴污染。
4. 不巧,3 月 21 日,因管道损坏需要修复,大楼的冲水系统被关闭 16 个小时,居民在这一天只得使用水桶接水冲洗马桶,可能制造了更多飞溅的水滴,加强了病毒的传播性。
5. 这些带有 SARS 病毒的水滴顺着通风系统,进一步进入大楼的天井。按常理来说,传染物本应碰到墙壁并停止传播。但调查组认为,病毒可能随后顺着天井的墙壁上升,并巧合地被某个通风设备搅动,最后居然隔空进入了窗户大开的其他单元楼。病毒甚至可能以此进入离传染源相隔许多层的住户房间。
6. 病毒随后有可能通过居民之间的接触,以及公共空间如电梯,楼梯间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。
7. 4 月初,SARS 疫情在淘大花园的严重程度得到最高点。
8. 调查组事后对大楼进行了全面检查,未发现水源污染。调查组也检查了受感染住户屋内的淤泥,也在单元楼的入口、走廊、屋顶、最底层、以及下水道的井盖内采集的样本,但样本均为阴性——未发现活病毒或任何基因样本!可见,这些带有病毒的水珠来无影去无踪。
10. 事后居民楼进行了消毒,之后专家组认为建筑没有问题,已经可以安全居住。
结论:
WHO 认为病毒通过这种方式传播,是这一连串巧合事件所致。比如小区天井的布局让病毒进入其他居民楼,或者大楼冲水泵检修关闭,都是巧合。WHO 报告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,也没有给出任何建议,因此不用过于惊恐。
但如果正在家躲避疫情或者自我隔离的,担心这种传播方式,也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(免责声明:本人并无任何相关专业知识,以下结论只是个人的和猜测,WHO 的原始报告只认为该事件纯属巧合,并没有给出任何建议。事件经过也只是个人理解,虽然已经核对,但不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或可靠性,如有任何疑问,请完全忽略本微博,并自行阅读原始来源,并以原始来源为准。)
0. 不要出门拜访。
1. 如果家中没有定期“洗地”,厨房、卫生间的全部下水管也应定期灌水,特别是卫生间地漏,以保证 U 型管道能起到密封作用,降低病毒从下水道进入的概率。就算不能防病毒,也能防异味。
2. 厕所冲水时前应盖上盖子,不应使用水桶冲水;疫情期间,为避免水滴进入空气,淋浴后避免开启排气扇。
3. 就算要使用排气扇,也应该先打开卫生间大门,避免卫生间形成负压将带有病毒的水滴大量送入通风系统。
参考来源:
* Hung, Lee Shiu. “The SARS epidemic in Hong Kong: what lessons have we learned?.”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vol. 96,8 (2003): 374-8. doi:10.1258/jrsm.96.8.374 URL: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539564/
* WHO. “WHO Environmental Health Team Reports on Amoy Gardens” URL:web.archive.org/web/20070101000000*/
]]>视频链接:https://v.qq.com/x/cover/mzc00200zr97mbk/x00330244ep.html
]]>什么叫共克时艰啊。就是当下的每个人,都很难。
医生,又累又惨,我们都有目共睹。还有没良心的狗东西,不给他们发防护服。
餐饮业,明明是民以食为天,但是现在谁还敢去餐厅吃饭?
今天看采访,西贝莜面村那个公司你们知道吧,老板说2万多个员工待业,就算贷款发工资,也只能坚持三个月。
那发不出工资怎么办?不仅仅是店垮掉那么简单,是2万多个员工全部失业。
果农也很难。特别是像草莓这种高成本水果。
我今天已经看了好几个用丹东草莓喂牛喂羊的视频。
怎么办啊?明明一年到头,就盼着这一次。
还有刚刚评论里的花艺师,库存鲜花都快死了,批发商不营业,花也卖不出去。
每天还要承担房租水电,明明都是那么漂亮的花。
更别说应届生、年前辞职的人、即将找工作的人,各行各业都这么难,只会缩减员工、降低薪资。
除此之外,旅游业、酒店业、媒体业……各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。
我们都是蝴蝶翅膀上的那里灰尘,被裹挟在龙卷风里,谁都晕头转向。
]]>武汉红会半个月没搞明白的仓库 九州通接管以后 2个小时整完了
@开水族馆的生物男:九州通好样的…之前那帮饭桶晚上八点下班还一脸委屈,知道全中国多少公职人员在通宵办公么?身边几位厅局级领导好友住办公室都好几天
]]>萧亚轩跟弟弟谈恋爱,弟弟家境殷实,履历优秀,身材完美,美国长大,受自由精英教育,相信爱情,娱乐项目是打橄榄球和徒步登山。
你跟弟弟谈恋爱,弟弟白天排队买鞋,晚上夜店蹦迪,微信里加二百个漂亮妹妹,抖音简介写着“宠粉,私信会回”娱乐项目是跟你哭穷。
]]>我真的气哭了,德国出现第一起因为冠状病毒留学生被殴打的事件了。
1月31日下午,在柏林中心区,两名女性辱骂并袭击了一名23岁的中国女生,称呼她为中国病毒、向她吐口水、撕扯她的头发将她撕倒在地上,随后殴打并踢了她腿部、躯干和头部。警方将这一罪行归定性“种族歧视袭击”。这名中国女性头部受伤、眼镜被损坏、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。袭击者在逃。
希望大家在接下来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,女生出门不要落单,当遇到正面的歧视性辱骂和挑衅请第一时间报警!
吃野味的那些人知不知道,因为他们的无知,多少种族歧视者有了正大光明行凶的理由;瞒报疫情的那些人知不知道,因为他们的无能,远在万里外的同胞都开始遭受殴打和辱骂。
这两天我们被一则新闻震惊了!
果不其然,在这条新闻发出后,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排队抢“双黄连”口服液。有人感叹,钟南山院士花那么大辛苦,把人们劝回家里,一条新闻就把人们又勾了出来。
双黄连能抑制病毒这种事有多扯淡,太多媒体和专业人士有过普及了,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。
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个武汉病毒所。
我们前几天被一个短视频刷屏了,视频描述的就是世界仅有的9个P4实验室之一的武汉P4实验室,这个实验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安全研究实验室,隶属于武汉病毒所管辖。
能管理这个武汉病毒所的所长有多牛逼呢?这么说吧,所长的行政级别为正厅级,和地级市委书记、市长平级,什么卫健委主任,只不过是个小弟弟。
更不可思议的是,这位所长从一个基层研究员,一个连行政级别都没有的公职人员,一路干到正厅级、和地级市市长平起平坐,你猜猜用了几年?
答:六年
这升官速度,跟坐了直升机一样。
最后,轻松获得了绝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位子的王延轶所长,只是一个81年出生的小姑娘。
不过,我们不能否定一个人年少有为,要知道约翰纳什、艾伦图灵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。
我想着,这位所长没拿过诺贝尔医学奖,也得拿过什么国际大奖,至少顶尖期刊的论文发到手软吧。
我还是天真了!
百度百科显示:
这位所长,在国际权威或主流期刊作为通讯作者(拥有研究成果所有权的)发表11篇;通讯作者论文包括:Immunity1篇,Cell Research2篇,Cell Host & Microbe 2篇,PNAS 2篇,?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iews 1篇,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篇,Protein & Cell 2篇等。
王延轶到病毒所做研究员了……这是个什么剧本 她居然只有两篇PNAS,一篇cell子刊…..
我们来对比一下,前两天去武汉病毒所、市政府吃了瘪,官位连王所长尾巴都探不到的管轶教授,他的学术成果。
据2020年1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官网显示,管轶已发表同行评审论文300余篇,论文引用次数超过36000次,H指数达92。10篇science,9篇nature,3篇NEJM,10篇柳叶刀,7篇nature子刊,14篇PNAS,h因子96,连续五年高引学者,微生物领域排名世界第十一。
我知道,拿一个学术大牛和一个小姑娘作比较,未免有些残忍,但我想说的是,以我对中国医学界的浅薄了解,比王所长更有资历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大有人在。
那么就会有人问,王所长是怎么坐上直升飞机的呢?
这要从2000年和舒红兵的那个邂逅开始说起
百度百科显示,2000-2004年,王所长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,读取学士学位。而舒红兵正是该学院的特聘教授。
大学一毕业,舒红兵和王所长就结婚了,舒红兵1967年出生,据说已不是第一次结婚。
到了2005年,舒红兵被一纸调令,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院长。
“2005年武汉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,舒红兵参与竞聘,成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。随后不久,舒红兵动员在美国读博士的妻子提前回国,他则全身心投入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。在其带动下,武大生命科学学院申请到一个“973项目”,在学校理科实现零的突破,学院还成功引进了十多位优秀的青年学者。”
(该段材料来自于教育部引用的人民日报节选,链接在此http://old.moe.gov.cn//publicfiles/business/htmlfiles/moe/s5147/201201/129707.html)
2006年,王所长留学归来,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取博士学位。
扯淡的事情要开始了,大家做好心理准备:
2010年11月,刚刚拿到博士学位5个月的王所长,直接成为武汉大学生命医学院副教授。这时,该院院长是她老公舒红兵。
?
2012年,王所长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分子免疫学学科组,研究员/学科组长,这时,舒红兵是中科院院士。
?
2014年11月,王所长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(博士毕业四年被评杰青),这时舒红兵是武汉大学副校长,全国政协委员。
后来,就有了我们知道的事…….1月31日,武汉病毒所宣布,双黄连可抑制冠状病毒,全国人民在这个危机时刻出门去药店抢购双黄连口服液……..而武汉病毒研究所,拿不出哪怕一点点证据,来证明该结论是可靠的
请问,这是什么社会?
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a48KR7LF8_YUFum8a4SlA
]]>